美元黃金脫鉤不脫色:從歷史看現在,2025投資哪個?

美元黃金脫鉤不脫色:從歷史看現在,2025投資哪個?

黃金與美元:從形影不離到若即若離?解析脫鉤歷史與當前投資關係 (2025展望)

哈囉,各位對金融市場好奇的朋友們!最近是不是常常聽到「金價又創新高了」或是「美元指數怎麼還這麼強」這類的新聞?如果你稍微了解一點歷史,可能就會冒出一個問號:教科書上不是說美元以前是跟黃金掛鉤的嗎?既然早就「脫鉤」了,為什麼這兩個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東西,價格走勢卻還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甚至常常出現「美元漲,黃金跌」這種有趣的現象?

沒錯,美元跟黃金的關係確實是一段錯綜複雜的歷史,從緊密綁定到分道揚鑣,再到今天這種「脫鉤但又彼此牽動」的微妙狀態。理解這段關係,以及背後影響兩者價格的關鍵因素,對於我們在這個波動的市場中做出投資決策,可說是至關重要。特別是放眼 2025 年的市場,美聯儲的政策走向、全球地緣政治的發展,都可能讓這對老搭檔的關係出現新的變化。所以,今天我就想跟大家一起深入聊聊,美元黃金脫鉤是怎麼回事?脫鉤後他們的關係如何?以及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投資黃金還是美元,哪一個更值得我們關注?

moneta markets

黃金與美元:一段「曾經滄海」的歷史

要說美元跟黃金的關係,我們得把時光倒轉回二戰後。

布列敦森林體系下的「金本位」變形

當時的世界經濟需要一個穩定的框架,於是大家在美國新罕布夏州的布列敦森林開了個會,建立了「布列敦森林體系」。這個體系的核心概念是:

  • 美元跟黃金掛鉤,美國政府承諾外國政府或央行,可以用 35 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
  • 其他國家的貨幣則跟美元掛鉤,設定一個固定的匯率。

說白了,這有點像是一種「金本位」的變形,美元成了這個體系的基石,因為它是唯一直接跟黃金掛鉤的貨幣。當時美元之所以能獲得這種地位,是因為美國擁有全球最大部分的黃金儲備,信用看起來很可靠。

美國黃金儲備的壓力與「黃金窗口」的關閉

這個體系一開始運作得不錯,但隨著時間推移,問題慢慢浮現。美國在海外的支出越來越多(像是越戰的開銷、對外援助等等),大量美元流向國外。根據體系規定,這些外國政府手上的美元,理論上都可以隨時回來美國換成黃金。結果呢?美國的黃金儲備開始像漏水的桶子一樣快速流失,而發行的美元卻越來越多。

其他國家看到美國黃金儲備不斷減少,開始擔心美元的價值,紛紛要求將手上的美元兌換成黃金,這讓美國政府壓力山大。到了 1971 年,情況變得非常危急,美元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在 1971 年 8 月 15 日做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決定:單方面宣佈停止美元兌換黃金!這個事件被稱為「尼克森震撼」(Nixon Shock),也代表著布列敦森林體系中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掛鉤關係正式終結,「黃金窗口」被關閉了。

從那天起,美元不再需要黃金來背書,變成了一種完全的「法定貨幣」(Fiat Money),其價值由政府的信用和市場供需決定。黃金也從固定的貨幣錨點,轉變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它的價格開始自由浮動,由市場力量來決定。

黃金與美元脫鉤的歷史概念圖

脫鉤不脫色?解析美元與黃金的價格連動關係

儘管官方宣布「脫鉤」了,但只要你關注財經新聞,就會發現黃金價格跟美元指數的走勢經常被拿來比較。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它們還藕斷絲連嗎?其實是的,只是換了種方式牽動彼此。

黃金的「美元計價」宿命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黃金在國際市場上主要還是以「美元」計價。這就像你去市場買東西,雖然商品的本質沒變,但如果標價的貨幣升值了,那對持有其他貨幣的人來說,買起來就變貴了。同理,當美元走強(美元指數上漲),對於非美元區的買家來說,購買黃金所需的當地貨幣就變多了,這可能會抑制黃金的買盤需求,導致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下跌。反過來,如果美元走弱(美元指數下跌),黃金對非美元區買家來說就便宜了,可能會刺激需求,推升黃金的美元價格。

所以,即便脫鉤了,黃金的價格天生就帶有「美元」的顏色,美元匯率的波動會直接影響黃金對不同貨幣使用者的相對價格,進而影響其美元計價的價格走勢。

避險資產的瑜亮情結:多數時候的「反向」默契

除了計價因素,美元和黃金還有一個共同的屬性:它們都被視為「避險資產」。當市場風險升高(比如經濟前景不明朗、地緣政治緊張等),投資者就會傾向於把資金轉移到相對安全的資產上。

在大多數情況下,美元和黃金會形成一種「競爭」關係。如果市場擔憂主要來自於美國以外的地方,或者投資者尋求的是「貨幣」形式的避險(比如因為全球流動性緊張),那麼美元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就會成為首選的避險工具,美元指數因此上漲。此時,一部分原本考慮黃金的資金可能會流向美元,導致黃金價格下跌。

相反地,如果市場的擔憂是針對美元本身(比如美國債務問題、通貨膨脹失控、美聯儲政策信譽受損等),或者是更廣泛的系統性風險,那麼黃金作為一種「無國界」、「非信用風險」的資產,其避險屬性就會凸顯出來,吸引資金流入,推升金價。這時,美元可能因為擔憂而走弱。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最常看到的是美元和黃金價格呈現「反向」走勢:一個漲,另一個跌,它們像是避險資產賽道上的兩位主要競爭者。

特殊狀況:當金銀聯手避險

不過,事情並非總是如此絕對。在極少數的狀況下,美元和黃金的價格也可能出現「同向」變動。比如當全球面臨非常極端、系統性的危機時(像是 2008 年金融海嘯初期或 2020 年 COVID-19 疫情剛爆發時),市場的恐慌情緒會飆升,投資者會同時尋求最安全的避風港。

在這種情況下,美元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和流動性工具,會因其無可替代的地位而受到追捧;同時,黃金作為終極的價值儲藏手段,也會因其獨立性而受到青睞。所以,在這種「什麼都很危險」的時刻,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元指數和黃金價格雙雙上漲。但總體而言,這種情況相對少見,多數時間還是維持反向關係。

誰在牽動今日金價與美元?兩大關鍵宏觀因素

既然美元和黃金的價格是自由浮動並受多種因素影響,那麼在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特別是展望 2025 年),哪些因素是我們最需要關注的呢?從近期市場的表現和分析報告來看,有兩個大塊頭是絕對的主角: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和全球的地緣政治風險。

美聯儲的政策指揮棒:利率決策的威力

美聯儲(Fed)的貨幣政策,特別是其關於利率的決策,是影響美元指數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當美聯儲決定加息(提高基準利率)時,會吸引全球資金流入美國,追求更高的回報率,這會增加對美元的需求,推升美元匯率,導致美元指數上漲。而我們前面說了,美元上漲通常會給黃金價格帶來壓力。

反過來,如果美聯儲停止加息,甚至開始考慮降息(降低基準利率),那麼美元的吸引力就會下降,資金可能流出美國,導致美元走弱(美元指數下跌)。這時候,持有非收益性資產如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加上美元貶值的潛在預期,黃金的吸引力就會相對提升,價格可能上漲。

從最新的市場情況(基於資料來源更新日期)來看,市場正在高度關注美聯儲是否會暫停加息,甚至預測何時會開始降息。這種「政策轉向」的預期,是影響當前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美元和黃金價格走勢的關鍵。如果美聯儲真的暫停加息,甚至釋放出鴿派訊號,那麼美元指數可能會面臨回調壓力,這將為黃金的上漲打開空間。

地緣政治黑天鵝:不安情緒下的避險潮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因素是地緣政治風險。從報告中提到的巴以衝突,到其他地區可能出現的緊張局勢,全球似乎總有讓人不安的角落。當這些地緣政治事件發生時,市場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情緒會急劇升高。

在這種情況下,避險資產就會受到追捧。前面說了,美元和黃金都是避險資產。具體哪一個更受歡迎,要看風險的性質。但通常來說,嚴重的地緣衝突會直接提升市場對「硬資產」的偏好,而黃金作為歷史悠久的避險工具,往往能在這種時候獲得強勁的支撐,甚至出現顯著上漲。

所以,當前市場同時受到美聯儲政策預期和地緣政治雙重因素的影響。美聯儲可能暫停加息的預期對美元不利但對黃金有利;而地緣政治風險則同時支撐美元和黃金的避險需求,但對黃金的提振作用往往更為直接和強烈。這兩股力量的博弈,是決定未來金價和美元指數走向的重要驅動力。

地緣政治與貨幣政策影響黃金與美元的圖示

展望 2025:美元與黃金,我的投資沙盤推演

結合前面的分析,特別是考量到美聯儲政策的潛在轉向和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對於接下來一段時間,乃至於展望 2025 年的投資佈局,我在心裡有個大致的沙盤推演。

市場預期:美聯儲政策路徑的可能轉向

從目前的市場普遍預期來看(這個預期當然會隨著數據和事件變化),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大家現在討論的更多是何時「暫停」加息,以及更長遠來看何時「降息」。如果市場對美聯儲暫停甚至降息的預期不斷增強,那麼美元指數很可能會失去繼續上漲的動力,甚至面臨一波回調。

在我看來,這種預期性的轉變對美元的影響是偏負面的。投資美元指數(如果透過某些金融產品的話)在這種背景下,潛在的下跌風險是需要重點考量的。

地緣風險:持續的不確定性

遺憾的是,全球的地緣政治局勢看起來並沒有在短期內平息的跡象。這意味著市場的避險情緒將會持續存在,成為一種「常態」。這種不安的環境,為黃金的避險需求提供了持續的支撐。

我的觀點:黃金在當前環境下的吸引力

綜合美聯儲政策預期對美元的潛在壓力,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對黃金的持續支撐,我認為黃金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具備較大的上漲空間和投資吸引力。

美元指數在經歷了一輪上漲後,面臨政策預期變化的挑戰,上行空間相對有限,回調風險較高。而黃金,則同時受益於潛在的美元走弱以及不確定性帶來的避險買盤。

考慮投資黃金?我的建議與產品介紹

如果你也認同這個觀點,考慮將黃金納入你的資產配置,可以從不同的黃金產品入手。除了購買實物黃金、黃金 ETF 或黃金期貨外,對於想要更靈活操作的投資者,可以考慮現貨黃金(或稱為黃金差價合約)。

現貨黃金的一個重要特性是雙向交易,這是我個人覺得非常有彈性的一點。它不僅可以在金價上漲時透過「買入」來獲利,也可以在判斷金價會下跌時,透過「賣出」(也就是做空)來抓住機會。這意味著無論市場是牛市還是熊市,都有潛在的交易機會。而且,現貨黃金通常帶有槓桿,這可以放大你的潛在收益,但同時也要切記,槓桿是一把雙面刃,它也會同等程度地放大你的潛在虧損。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特別是像現貨黃金這類帶有槓桿的產品,虧損可能超過你的初始投入資金。務必只用你可以承受損失的「閒錢」來進行投資,並在投資前充分了解產品機制和相關風險。

投資美元指數還是黃金?一張表格比較優劣

為了更直觀地比較在當前(展望 2025)的宏觀環境下,投資美元指數和黃金的相對優劣,我做了一張簡單的表格:

資產 潛在上漲動能 (當前展望) 潛在下跌風險 (當前展望) 我的當前觀點
美元指數
  • 美國經濟數據持續強勁,超預期
  • 美聯儲意外維持鷹派立場
  • 全球出現嚴重流動性緊縮
  • 市場對美聯儲暫停或降息預期升溫
  • 美國經濟數據走弱,衰退擔憂加劇
  • 其他國家央行政策轉向收緊
受美聯儲政策預期影響,上漲空間受限,見頂回調風險較高。
黃金
  • 地緣政治風險持續或升級
  • 市場對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美元走弱
  • 全球通脹擔憂重燃
  • 央行持續購買黃金
  • 地緣政治風險顯著消退
  • 美聯儲意外維持鷹派,美元強勁
  • 全球經濟前景極度樂觀
在地緣風險及政策預期支撐下,具備較大上漲潛力,是資產配置中值得考慮的部分。

結論:掌握金美元關係,穩健佈局未來

總的來說,美元與黃金的關係,從二戰後的緊密掛鉤,到 1971 年的正式脫鉤,再演變到今天這種主要受美元計價和避險屬性影響而呈現「多數時候反向」的價格連動,是一段充滿故事的歷程。理解這段歷史,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前市場的表現。

而在當前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和全球地緣政治風險是牽動美元和黃金價格的兩大主要力量。特別是市場對美聯儲可能暫停加息的預期,正在改變美元的吸引力,同時為黃金提供了上漲的催化劑。加上持續的地緣不安,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價值得到凸顯。

對我而言,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投資美元指數的風險似乎正在累積,而黃金則展現出較大的潛在機會。當然,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不同,我的觀點只是一個參考。最重要的是,投資者必須持續關注這些宏觀因素的變化,理解你所投資產品的特性(比如現貨黃金的雙向交易和槓桿),做好風險管理,用理性的態度來面對市場的波動。希望我的分享能給你帶來一些啟發,幫助你在這段金與美元共舞的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線索。

常見問題 (FAQ)

Q1:美元為什麼會和黃金脫鉤?

美元與黃金掛鉤的制度源於二戰後的布列敦森林體系。當時美國承諾以固定匯率(35美元兌一盎司)讓外國政府兌換黃金。但隨著美國對外支出增加,黃金儲備大量流失,無法維持這種兌換承諾,最終在1971年8月15日由尼克森總統宣佈停止美元兌換黃金,正式脫鉤。

Q2:美元脫鉤後,黃金價格就跟美元完全沒關係了嗎?

不是的,雖然官方掛鉤終止,但黃金價格主要仍以美元計價,這意味著美元匯率的強弱會影響黃金對非美元買家的相對價格,進而影響其美元價格。同時,美元和黃金都是重要的避險資產,在市場不確定時會互相競爭或共同受到追捧,導致它們的價格多數時候呈現反向變動。

Q3:美聯儲的利率政策對黃金價格有什麼影響?

美聯儲加息通常會推升美元指數,同時提高持有現金和債券等收益性資產的吸引力,降低無收益的黃金的相對吸引力,對黃金價格形成壓力。相反,如果美聯儲暫停或降息,可能導致美元走弱,並降低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對黃金價格形成支撐。

Q4:當前(展望2025)為什麼有人認為黃金比美元指數更值得投資?

這主要基於兩個因素:一是市場對美聯儲可能暫停或轉向降息的預期,這可能限制美元指數的上漲空間甚至導致其回落。二是全球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提升了市場的避險需求,為黃金提供了強勁的支撐。綜合來看,美元指數面臨的政策逆風較大,而黃金則同時受益於潛在的美元走弱和避險買盤,因此被認為上漲潛力更大。

Q5:什麼是現貨黃金的「雙向交易」?

雙向交易是指投資者不僅可以在預期黃金價格上漲時透過「買入」來獲利,也可以在預期黃金價格下跌時透過「賣出」(即做空)來獲利。這讓投資者無論在金價上漲或下跌的市場中,都有抓住交易機會的可能性。現貨黃金差價合約通常提供這種交易方式。

黃金和美元在天平上的概念圖,表示它們的關係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