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白熬夜!2025外匯開盤時間與黃金期全面掌握

外匯開盤時間全攻略:掌握全球時段,找出你的交易黃金期 (2025更新)

嗨!身為一名在外匯市場打滾一段時間的交易者,我深知掌握市場的「作息時間」有多重要。想像一下,如果你半夜爬起來交易,結果市場死氣沉沉、動也不動,或是好不容易進場了,卻在週末收市前忘了平倉,結果週一開盤跳空虧損… 這些都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外匯的開盤與休市時間以及各時段的特性!

外匯市場跟股票、期貨不太一樣,它不是集中在某個交易所,而是透過全球各地的金融中心接力運作,這也是為什麼它能夠從週一早上到週五深夜幾乎24小時運轉。但「24小時開放」不代表任何時間點都適合交易喔!每個時段都有它的脾氣,了解這些脾氣,才能幫你規劃最有效的交易策略。

moneta markets

這篇文章,我就會根據我對市場的觀察以及最新的資訊(包含一些經紀商像是 Justforex, OANDA, Titan FX 提供的資料與我使用經驗),帶你徹底搞懂外匯的開盤時間、各時段的特色、潛在的風險,以及如何找出最適合你的交易時段。文章內容考量到2025年的市場持續變化與交易者需求,力求提供最實用、最貼近實戰的建議!

為什麼外匯市場能「幾乎」24小時運作?揭秘全球金融中心的接力賽

不像台灣股市集中在證交所交易,外匯市場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場外交易(OTC)市場。它的運作是靠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接棒」完成的。當地球轉動,一個時區的金融中心準備收工,另一個時區的金融中心正好開門,就這樣一個接著一個,從澳洲雪梨開始,經過亞洲的東京、香港、新加坡,再到歐洲的法蘭克福、倫敦,最後到北美洲的紐約,形成一個不斷循環的交易鏈。

這個接力賽讓交易者在週一到週五的大部分時間都能進行交易。但為什麼是「幾乎」24小時,而且只到週五呢?

答案很簡單:雖然零售交易者可以在很多經紀商平台掛單交易,但市場上真正的「大戶」,像是各國央行、大型商業銀行、跨國企業和避險基金,他們在週末是休息的。這些大型機構的資金流動才是外匯市場最主要的推手。當週五紐約市場接近尾聲,這些大機構開始關閉部位、離場休息時,市場的活躍度就會大幅下降,流動性變差,點差(買賣價差)可能擴大,這時繼續交易的風險就變高了。所以,為了反映這種真實情況並保護交易者,大多數經紀商和市場參與者都會選擇在週五收市,等待週一再重新開始。

不過,有個例外是加密貨幣!如果你是對加密貨幣有興趣,像 Justforex 或 OANDA 這樣的平台,通常會提供比特幣(BTCUSD)、以太坊(ETHUSD)等主流加密貨幣的幾乎全天候甚至週末交易。這呼應了加密貨幣市場去中心化和不間斷的特性。但即便如此,加密貨幣市場在週末或特定時間也可能因為維護或流動性問題而出現間歇,這點還是要注意的。

外匯交易時段圖示 1

認識外匯的「四大」主要交易時段與特性

為了更有效率地分析市場,外匯市場通常被劃分為幾個主要的「交易時段」(Market Sessions)。雖然不同經紀商或分析師劃分的時間會有些微差異,但最經典且被廣泛接受的是以下四大時段:

  1. 太平洋時段 (Pacific Session)
  2. 亞洲時段 (Asian Session / Tokyo Session)
  3. 歐洲時段 (European Session / London Session)
  4. 美國時段 (American Session / New York Session)

這些時段的劃分,主要是根據各主要金融中心的辦公時間。了解每個時段的特性,包括它的開收市時間、常見的波動性、以及主要活躍的貨幣對,能幫助你決定什麼時候該積極交易,什麼時候該休息觀望。

太平洋時段 (雪梨/威靈頓)

  • 大致時間: 週一早上開盤 ~ 亞洲時段開盤前
  • 代表城市: 雪梨 (Sydney)、威靈頓 (Wellington)
  • 特性: 這個時段是每週外匯市場最先開盤的,波動性通常是四大時段中最小、最平靜的。因為主要的金融中心都還在睡覺,交易量相對較低。
  • 活躍貨幣: 主要與紐元(NZD)和澳元(AUD)相關的貨幣對可能有些動靜,但整體不大。
  • 適合策略: 對於喜歡高波動、追求快速獲利的人來說,這個時段可能不太適合。比較適合進行長線分析、制定計畫,或是利用區間盤整策略進行交易(但要注意點差可能稍大)。

亞洲時段 (東京)

  • 大致時間: 太平洋時段後半 ~ 歐洲時段開盤前
  • 代表城市: 東京 (Tokyo) 是最主要的代表,香港、新加坡、北京也有一定影響力。
  • 特性: 接續太平洋時段,市場活躍度開始提升,但整體波動性仍屬於中等偏低。日本央行的政策和經濟數據對日圓(JPY)影響較大。
  • 活躍貨幣: 日圓(JPY)是這個時段的絕對主角,與其他貨幣形成的交叉盤(如 EURJPY, GBPJPY, AUDJPY)會比較活躍。澳元(AUD)和紐元(NZD)也會延續太平洋時段的活躍。
  • 特別注意: 日本銀行的「中間價」公佈(通常在東京時間早上9:55)可能會引發一波針對日圓的交易量,有時會導致短暫的波動。
  • 適合策略: 區間交易策略在這個時段仍然可行。對於專注日圓相關貨幣對的交易者來說,這個時段是必不可少的。

歐洲時段 (倫敦)

  • 大致時間: 亞洲時段後半 ~ 美國時段開盤前
  • 代表城市: 倫敦 (London) 是歐洲時段的絕對核心,法蘭克福 (Frankfurt)、蘇黎世 (Zurich)、巴黎 (Paris) 也貢獻部分交易量。
  • 特性: 市場活躍度顯著提升!隨著歐洲主要金融中心的開盤,特別是全球外匯交易量最大的倫敦市場加入戰局,流動性大幅增加,波動性也變得更強。許多歐洲經濟數據(如歐元區CPI、英國央行利率決議)會在這個時段公佈。
  • 活躍貨幣: 所有與歐元(EUR)和英鎊(GBP)相關的貨幣對都會非常活躍。美元(USD)的交易量也開始放大,因為歐洲交易者會交易 EURUSD, GBPUSD 等主要貨幣對。
  • 適合策略: 這個時段適合順勢交易、突破交易等需要一定波動性的策略。也是很多日內交易者(Day Trader)開始尋找機會的時間。

美國時段 (紐約)

  • 大致時間: 歐洲時段後半 ~ 週五收市
  • 代表城市: 紐約 (New York)
  • 特性: 這是外匯市場最活躍、波動性最強的時段!因為它與歐洲時段(特別是倫敦市場)有大約三到四小時的重疊時間,全球主要的金融中心都在運作,交易量達到全天的巔峰。更重要的是,許多重量級的美國經濟數據和政策決議(如非農就業報告、FOMC會議、聯準會利率決議)通常會在紐約時段早盤或盤中公佈,這些事件能瞬間引發市場的劇烈波動。
  • 活躍貨幣: 所有與美元(USD)相關的貨幣對(稱為主要貨幣對,Majors,例如 EURUSD, GBPUSD, USDJPY, USDCAD, AUDUSD, NZDUSD, USDCHF)都會極度活躍。黃金(XAUUSD)和原油(如 BRENT, WTI)等以美元計價的商品在這個時段波動也很大。
  • 適合策略: 這個時段是高波動性交易者的最愛,適合進行快速的短線交易、剝頭皮(Scalping)、或是針對數據公佈進行交易(稱為數據驅動交易)。但相對的,風險也最高,嚴格的風險管理(設置止損)是必不可少的。

外匯交易時間表 (以台灣時間 UTC+8 為基準,考量夏令時)

由於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的存在,外匯市場的實際開收盤時間每年會有兩次調整。這通常發生在三月和十一月。不同的經紀商使用的伺服器時間(例如 Justforex 使用 EET 或 GMT+3)也需要轉換。為了方便台灣的交易者,我會提供一個大概的台灣時間(UTC+8)對照表,但請注意,這是一個近似的時間,具體時間請務必參照你使用的經紀商平台公告

很多經紀商的平台時間是基於 GMT+3(在北半球夏令時期間)或 GMT+2(在北半球冬令時期間)。台灣時間是 UTC+8,與 GMT+3 相差 +5 小時,與 GMT+2 相差 +6 小時。

以下是以北半球夏令時期間 (大約在3月最後一個週日到10月最後一個週日) 為主的台灣時間對照:

時段 代表城市 大致開盤時間 (夏令時 台灣時間 UTC+8) 大致收盤時間 (夏令時 台灣時間 UTC+8) 特性
太平洋時段 雪梨/威靈頓 週一 約 05:00 – 06:00 約 14:00 – 15:00 最平靜,波動小
亞洲時段 東京/香港 週一 約 08:00 約 16:00 – 17:00 活躍度提升,日圓、澳元活躍
歐洲時段 倫敦 週一 約 15:00 約 00:00 (隔日) 高活躍度,流動性好,歐元、英鎊活躍
美國時段 紐約 週一 約 20:00 週六 約 05:00 – 06:00 最活躍,波動最強,美元相關貨幣對、商品活躍

請注意:

  • 以上時間為近似值,且以北半球夏令時為基準。南半球(如澳洲、紐西蘭)的夏令時與北半球相反,可能會影響太平洋時段的實際開盤時間。
  • 冬令時 (大約在10月最後一個週日到隔年3月最後一個週日) 時,各時段開收盤時間會往後延一小時。例如,歐洲時段約在台灣時間 16:00 開盤,美國時段約在 21:00 開盤。
  • 務必查閱你的經紀商(例如 Justforex, OANDA, Titan FX)在其官網或交易平台上的具體時間公告,因為不同經紀商的伺服器時間和具體開收盤可能有微小差異。

時段重疊:尋找「黃金交易時段」

從上面的時間表你會發現,有些時段是重疊的。其中最受關注的是歐洲時段(倫敦)與美國時段(紐約)的重疊時間。這段時間大約落在台灣時間晚上八點到凌晨零點 (冬令時為晚上九點到凌晨一點)。在這個黃金時段,兩大金融中心的交易者都在線,交易量和流動性都達到頂峰,這也意味著:

  • 波動性最高: 主要貨幣對的價格波動幅度通常是最大的。
  • 機會最多: 適合尋找突破、快速趨勢或進行高頻交易的機會。
  • 風險也最高: 市場快速變動可能導致虧損擴大,嚴格的止損是必須的。

對很多日內交易者來說,這段重疊時間就是他們一天的主戰場。

重要經濟數據發佈時間:波動的催化劑

除了各時段本身的特性,重要的經濟數據發佈是引發市場劇烈波動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這些數據通常有固定的公佈時間,並且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美國時段的早盤

例如:

  •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 (NFP): 通常在每月的第一個週五,紐約時間早上 8:30 (台灣時間晚上 8:30,冬令時晚上 9:30) 公佈。這是能瞬間引爆市場,導致主要貨幣對、黃金、指數劇烈波動的超級重量級數據。
  •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生產者物價指數 (PPI): 這些通膨數據也通常在美國時段早盤公佈。
  • 各國央行利率決議 (例如:聯準會 FOMC 會議、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 這些決議通常會在下午或晚間公佈,隨後的央行總裁記者會也可能引發持續的波動。

在這些重要數據或事件公佈前,市場可能進入觀望狀態,波動變小;而公佈當下或公佈後,則可能出現劇烈、快速的單邊行情或寬幅震盪。如果你是新聞交易者(News Trader),緊盯財經日曆,並在這些特定時間點準備好你的交易策略和風險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外匯交易時段圖示 2

那些不適合交易的「危險」時段

了解活躍時段很重要,但知道什麼時候該「收手」更重要!有些時段因為流動性極低或存在特定風險,最好盡量避免交易,或者大幅降低倉位:

  • 時段轉換的間歇: 例如亞洲時段結束、歐洲時段剛開始的短暫時間;或是歐洲時段結束、美國時段後半。這段時間交易量可能青黃不接,容易出現點差擴大或價格無預警的跳動。
  • 東京時段的清晨: 這是亞洲時段剛開始但交易量還沒完全起來的時候,跟太平洋時段後段一樣,波動性可能極低。
  • 週五收市前: 正如前面提到的,大機構離場導致流動性驟降,點差可能擴大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且容易出現快速的洗盤行情。
  • 週末 (週五收市後到週一開市前): 市場關閉,無法交易。但這期間國際上可能發生重大新聞或事件,導致週一開市時出現「跳空」(Gap)。也就是開盤價與上週五收盤價之間存在一個很大的空隙。如果你週末持有倉位,跳空可能讓你直接止損在一個比預期差很多的位置,甚至爆倉。這是週末持倉最大的風險
  • 節假日: 元旦、聖誕節、復活節、美國獨立日等主要國際性節假日,外匯市場的交易時間會調整甚至全天休市。流動性會非常差,點差也可能擴大。務必關注經紀商的節假日交易時間公告。
  • 重大新聞發佈前「非常短」的時間: 有時候在數據公佈前最後幾分鐘,市場可能異常平靜,這是因為大家都在等待。這時候進場,賭數據公佈後的方向,風險非常高。除非你是經驗豐富的數據交易者,否則新手最好在數據公佈後趨勢明朗再考慮進場。

不同經紀商提供的交易工具與時間差異

你選擇的經紀商也會影響你可以交易的工具種類和它們的具體交易時間。例如:

  • Justforex: 提供了豐富的交易工具,包括外匯貨幣對、金屬(黃金 XAUUSD, 白銀 XAGUSD 等)、指數(如 US30, JP225 等)、能源(如 BRENT, WTI 等)、股票(美股 AAPL, TSLA 等)以及加密貨幣(BTCUSD, ETHUSD 等)。不同工具的交易時間是不同的! 外匯貨幣對遵循全球時段,但股票、指數和能源的交易時間會更受其基礎市場(例如美股的交易時間)影響,通常只在特定國家的交易時段開放。加密貨幣則可能接近全天候交易,但需留意特定維護或假日時間。Justforex 的平台時間通常使用 EET (Eastern European Time),也就是 GMT+2 或夏令時的 GMT+3,這需要你自己轉換到台灣時間。
  • OANDA: 作為一家老牌且受歡迎的經紀商,OANDA 也提供多樣化的工具和可靠的平台(MT4, MT5)。他們的交易時間設定通常也與全球主要市場同步,並會清楚公告各種工具(包括外匯、指數、商品、加密貨幣)的具體交易時段和節假日安排。我使用 OANDA 的經驗是,他們的平台資訊透明度很高,很容易找到相關的交易時間說明。
  • Titan FX: Titan FX 強調其優異的交易條件(低點差、快速執行),他們的交易工具分類很細,除了主要/次要/稀有貨幣對,也涵蓋指數、能源、金屬等。他們的交易時間設定同樣遵循全球市場慣例,並且會明確標示出各個交易品種的交易時段。對於追求低點差和快速執行的交易者來說,Titan FX 在流動性高的時段表現通常不錯。

我的建議: 在選擇經紀商或交易新的工具時,第一件事就是去查閱它官網上的「交易產品」或「交易時間」頁面。上面會列出所有可交易品種的名稱、代碼、以及詳細的開收盤時間(通常會標明是哪個時區),這樣才能確保你不會在市場關閉時嘗試交易,或是錯過最佳的交易時機。

如何利用交易時間規劃你的策略?

理解交易時段不是只為了知道市場有沒有開門,更是為了配合你的交易策略和生活作息。以下是一些思考方向:

  • 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你可能只有晚上或午休時間可以交易。那麼晚上的美國時段(與歐洲時段重疊部分)就是你的主要機會。這段時間波動大,適合快速交易。但如果你不喜歡高波動,那可能需要考慮調整策略,或者利用移動止損來鎖定利潤、控制風險。
  • 如果你喜歡穩定、慢節奏: 亞洲時段或太平洋時段可能是個選擇。雖然波動小,但如果市場處於明確的趨勢中,仍然可以抓住機會。不過要特別留意點差擴大的問題。
  • 如果你是數據交易者: 緊盯財經日曆,只在重要數據公佈前後的時間段進行交易。這要求你對數據有深入理解,並能快速反應市場變化。風險非常高,新手務必謹慎。
  • 如果你想交易特定貨幣: 例如主要交易日圓對,那東京時段就是你的主場。如果交易歐元或英鎊,那歐洲時段是關鍵。

總之,將你的可用時間、風險偏好和交易策略結合起來,選擇最適合你的交易時段,而不是被迫在不熟悉的市場環境下交易。

外匯交易時段圖示 3

結語:時間是外匯交易者的朋友,也是潛在的敵人

外匯市場的24小時運作模式,既提供了彈性,也帶來了挑戰。了解並尊重市場在不同時段的特性,是成為一個成功交易者的基礎。黃金的重疊時段固然充滿機會,但也伴隨著更高的風險;平靜的時段雖然波動小,卻可能讓你的策略寸步難行,甚至因為低流動性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務必熟悉你主要交易工具的具體開收盤時間,特別留意夏令時和節假日的調整。最重要的,永遠不要忘了風險管理,尤其是在高波動時段或可能出現跳空的週末前,保護你的資金永遠是第一位的。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清晰地掌握外匯開盤時間的奧秘,更好地規劃你的交易之路!祝你交易順利!

常見問題 FAQ

外匯市場是每天24小時全年無休嗎?

不是的。外匯市場的主要交易時間是從週一早上(通常是亞洲時段開始,約台灣時間週一早上)一直到週五晚上(美國時段結束,約台灣時間週六早上)。大型機構週末休息,導致流動性不足,所以市場會休市。不過,加密貨幣等部分工具可能提供週末交易。

哪個時段交易外匯最好?

這取決於你的交易策略和偏好。如果喜歡高波動和大量機會,歐洲時段與美國時段重疊的時間(通常是台灣時間晚上到隔日凌晨)是最佳選擇。如果喜歡較平靜的市場,亞洲時段可能更適合。但務必結合你的策略來選擇,並隨時注意風險。

什麼是外匯的夏令時?它有什麼影響?

夏令時(Daylight Saving Time, DST)是部分國家為了節約能源而將時鐘撥快一小時的制度。這會導致外匯市場各時段的實際開收盤時間相對你的當地時間發生變化。例如,在北半球夏令時期間,歐洲和美國的市場開盤時間會比冬令時「早」一小時(相對於台灣時間)。交易者需要根據夏令時調整來確定準確的交易時間。

在低流動性時段交易有什麼風險?

低流動性意味著市場上的買賣盤較少。這可能導致點差擴大(買賣價差變大),交易成本增加。此外,一筆相對不大的交易量就可能引發較大的價格變動,造成「滑點」或價格跳動,使你的掛單(如止損單)無法在預期的價格成交,可能導致比預期更大的損失。

週末持倉有哪些風險?

週末市場關閉期間,全球可能發生重大經濟或政治事件。當週一市場重新開盤時,價格可能直接跳過上週五的收盤價,形成「跳空」。如果跳空方向對你的持倉不利,可能導致大幅虧損,且你的止損單可能會在跳空後的價格成交,無法提供完全保護。因此,許多交易者會選擇在週五收盤前平倉,避免週末跳空風險。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