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日圓探底何時止?剖析貨幣政策、貿易逆差與全球關稅下的匯率挑戰
近年來,你是不是也常常聽到「日圓貶值」的消息?從旅遊換匯到國際投資,日圓的波動總是牽動著許多人的心。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圓匯率持續走軟?而當我們放眼全球,美國潛在的貿易政策,特別是關稅大棒,又將如何影響全球資本流動與我們的投資布局呢?
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淺出地了解影響日圓走勢的關鍵因素,包括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日本的貿易順逆差狀況,以及美日之間的利率差。同時,我們也會分析美國前總統川普若再次當選,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對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股市與科技股帶來的衝擊,並提供在這樣動盪環境下的應對投資策略。
日圓持續走貶,幕後推手究竟是誰?
你或許會好奇,為什麼日圓近年來一直處於貶值的趨勢?這背後其實有幾個主要原因相互作用。
首先是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雖然日本央行已經結束了長達八年的負利率政策,並停止了對國債殖利率的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但市場普遍認為,日本央行短期內仍會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代表什麼呢?想像一下,如果日本的銀行存款利率很低,而其他國家的利率相對較高,那麼資金自然會流向利率更高的國家,追求更好的報酬。當資金流出日本時,對日圓的需求就會減少,進而導致日圓貶值。
日本央行近期貨幣政策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結束負利率政策:終結長達八年的負利率,將政策利率從-0.1%上調至0%~0.1%。
- 停止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取消對10年期日本國債殖利率的控制,允許市場自由定價。
- 持續購買國債:儘管停止YCC,日本央行仍表示將持續購買國債,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 密切關注匯率與通膨:央行官員持續強調對日圓匯率波動及其對通膨影響的高度警戒。
日本央行副總裁冰見野良三曾強調,日圓匯率變動對經濟與通膨有著廣泛而持續的影響,央行必須保持高度警戒。而總裁植田和男也暗示,如果日圓走軟使得通膨升溫的程度超出預期,那麼日本央行可能會考慮進一步升息。這些言論都顯示日本央行正密切關注匯率動向,未來仍可能有所行動。
其次,日本的貿易逆差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從2024年開始,日本就處於貿易逆差狀態,這表示它的進口總值大於出口總值。當一個國家進口多於出口時,它需要支付更多的外匯來購買國外商品,這會增加外匯支出,同時減少對本國貨幣(日圓)的需求,進一步對日圓造成貶值壓力。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一個家庭,如果每個月花出去的錢比賺進來的多,那家裡的儲蓄(貨幣價值)自然就會減少。
最後一個關鍵因素是國債殖利率差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利差」。美國公債殖利率長期以來都高於日本的公債。這就像是銀行提供兩種定存方案:一個年利率1%,另一個年利率4%。聰明的你,是不是會把錢存到年利率4%的銀行呢?同樣地,全球的資金會被較高的利率吸引,流向美元資產,這就擴大了美日利差,使得日圓相對美元持續貶值。若美國聯準會延後降息,這個利差還可能繼續擴大,讓日圓承受更大的壓力。
總結來說,日圓持續走貶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下表格歸納了影響日圓匯率的主要因素:
因素 | 影響方向 | 具體說明 |
---|---|---|
日本央行貨幣政策 | 寬鬆政策導致日圓貶值 | 儘管結束負利率,市場預期短期仍寬鬆,資金外流。 |
貿易逆差 | 貿易逆差導致日圓貶值 | 進口大於出口,對外匯需求增加,減少日圓需求。 |
美日利差 | 利差擴大導致日圓貶值 | 美國公債殖利率高於日本,吸引資金流向美元資產。 |
日圓未來何去何從?短期承壓,中期浮現轉機
了解了日圓貶值的深層原因後,我們來看看日圓未來的走勢預測。它的命運真的就此定調了嗎?
回顧歷史,日圓匯率自2021年秋季以來就持續貶值,並在2022年10月觸及1美元兌150日圓的關卡,甚至在2024年持續創下新低。這種持續的弱勢讓許多人對日圓的未來感到擔憂。
就短期走勢(約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來看,日圓可能仍然面臨壓力。例如,受惠於出口強勁與國內經濟成長,新台幣近期表現相對強勢,這使得日圓兌新台幣持續走貶,讓許多台灣民眾覺得去日本旅遊更划算了。雖然在某些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時,日圓可能因為其傳統的避險資產屬性而獲得短暫支撐,但由於日本央行預計最快也要到年中或更晚才可能再次升息,其反彈動能相對有限。如果美國聯準會因為通膨壓力而延後降息,那麼日圓兌美元的貶值壓力還可能持續。
然而,從中期走勢(約2025年底至2026年初)來看,市場對日圓的看法則略顯樂觀。例如,瑞銀分析師預測,美元兌日圓的匯率有望在2025年底回落到145,並在2026年第一季進一步降至142。這暗示了市場對日圓中期走強的信心。如果日本央行能夠穩健地實施升息,並且日本經濟能夠持續復甦,那麼這些因素將會對日圓形成有力的支撐,使其有機會擺脫目前的弱勢。
總體而言,影響日圓匯率的變數非常多,包括美日利率差距、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市場風險偏好,以及最關鍵的——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言論與政策走向,這些都可能隨時改變市場預期。
以下表格簡要呈現日圓的短期與中期走勢預測:
時期 | 預期走勢 | 主要影響因素 |
---|---|---|
短期 (2024下半年-2025年初) | 可能仍面臨壓力 | 日本央行升息動能有限,美國聯準會可能延後降息。 |
中期 (2025年底-2026年初) | 市場看法略顯樂觀 | 若日本央行穩健升息,日本經濟持續復甦,日圓有望走強。 |
川普政策的全球衝擊波:關稅、資本與美股板塊輪動
除了日圓本身的因素,美國的貿易政策,特別是前總統川普若再次上台的潛在影響,更是牽動著全球資本流動與股市的敏感神經。
川普過去的政策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他曾揚言若再次當選,可能對全球商品課徵高額關稅。這其中包含對中國商品課徵10%的關稅,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課徵25%的關稅,甚至對進口汽車課徵25%的重稅。他的主要目的很明確: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並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
川普若再次當選,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包含對以下商品課徵高額關稅:
- 對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的普遍性關稅,以平衡貿易逆差。
- 針對來自中國的商品,可能課徵高達60%或更高的懲罰性關稅。
- 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課徵25%的關稅,旨在重談貿易協定並保護國內產業。
- 對進口汽車課徵25%的重稅,以鼓勵汽車製造業回流美國。
這些潛在的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不確定性。它可能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推高商品成本,並引發各國之間的報復性關稅,進而增加經濟風險。
那麼,這樣的政策對投資市場會產生什麼影響呢?VT Markets研究部門的分析師指出,如果川普的關稅政策成真,我們很可能會看到全球資本從美國股市,尤其是那些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巨頭(例如輝達、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等)流出,轉而流向其他市場。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關稅會增加這些跨國企業的成本,損害它們的獲利能力,進而影響股價。
這些流出的資金可能會轉向哪裡呢?分析顯示,一部分資金可能流向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法國和英國等製造業復甦的國家。此外,投資者也可能將資金轉移到相對穩定的防禦性板塊,例如醫療保健、非循環性消費品(像日常用品或食物)和公用事業等,這些行業受經濟波動的影響通常較小。
更重要的是,川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例如降稅和提高關稅,很可能會推高美國的通膨。這將使得美國聯準會在降息的決策上更加謹慎,甚至可能慢於市場預期。如果聯準會降息速度放緩,那麼美元的強勢可能會持續,進而對包括日圓在內的其他貨幣造成更大的貶值壓力。
以下表格概述了川普潛在政策對全球市場的可能影響:
政策面向 | 主要影響 | 對投資的影響 |
---|---|---|
高額關稅 | 全球供應鏈重組,商品成本上升,報復性關稅。 | 資本從美國科技巨頭流出,轉向歐洲或防禦性板塊。 |
擴張性財政政策 | 推高美國通膨,聯準會降息決策更謹慎。 | 美元可能持續強勢,對其他貨幣(含日圓)造成貶值壓力。 |
動盪下的投資智慧:日圓波動與全球市場應對策略
面對日圓的波動和全球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身為投資人,我們該如何應對呢?這裡有幾種策略,你可以依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考量。
首先,針對日圓本身,你有幾種直接投資的方式:
- 買賣日圓現貨:這是最直接的方式,你可以在銀行或外匯交易平台進行日圓兌換,等待匯率變化來賺取價差。
- 差價合約 (CFD) 槓桿交易:透過外匯交易平台,你可以使用槓桿來放大你的投資報酬,但這也意味著風險更高,需要更謹慎操作。
- 期權交易:這是一種更複雜的金融工具,讓你可以在未來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日圓,可以做為避險或投機之用。
除了直接買賣日圓,你也可以考慮間接投資與日本經濟相關的資產:
- 投資日本出口導向企業股票:如果日圓貶值,日本的出口商品會變得更便宜,有利於出口企業的銷售和獲利,進而推升其股價。
- 投資日本政府或企業債券:這可以提供相對穩定的收益,但在利率環境變動時,債券價格也會有波動。
- 投資日本相關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這是一種分散風險的方式,你可以透過單一ETF來投資一籃子的日本股票或債券,追蹤日本整體市場的表現。
然而,VT Markets研究部門也特別提醒我們,在高度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應該採取防禦性策略,而非盲目地試圖抄底。這意味著什麼呢?
- 專注於市場底部信號:不要急於進場,耐心等待市場出現明確的底部反彈信號。
- 避免盲目抄底:在市場持續下跌時,試圖猜測底部並不容易,過早進場可能面臨更大損失。
- 增加無風險資產配置:在不確定性消散之前,你可以考慮將一部分資金配置到相對安全的資產,例如高品質的政府債券或現金等,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暴露。
在動盪的市場中,除了上述策略,投資人還應掌握以下基本原則:
- 分散投資:不要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將資金分散投資於不同資產類別、地區和行業。
- 定期檢視與再平衡:市場情況不斷變化,定期檢視投資組合並根據目標進行調整。
- 保持現金部位:保留一定比例的現金,以便在市場出現機會或意外時能夠靈活應對。
- 持續學習與研究:了解宏觀經濟趨勢和個別投資標的的基本面,做出知情的決策。
總之,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投資日圓,或是佈局全球市場,你都需要了解風險、密切關注市場動態,並衡量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在充滿變數的財經世界裡,保持靈活與謹慎,才是穩健前行的關鍵。
結論:掌握變局,穩健前行
回顧本文,我們深入探討了日圓貶值的成因,包括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日本持續的貿易逆差,以及美日利差的擴大。儘管短期內日圓可能仍面臨多重壓力,但從中期走勢來看,若日本央行能適時升息且日本經濟穩健復甦,日圓仍有機會回升。
同時,我們也分析了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潛在關稅政策,其可能引發的全球資本轉移、對美國科技股的衝擊,以及對美國聯準會降息步調的影響。這一切都提醒我們,全球經濟的連結性極強,單一政策的變動都可能產生連鎖效應。
面對如此複雜多變的財經環境,身為投資者,你我都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密切關注日本央行與美國聯準會的政策動向,審慎評估川普政策可能帶來的市場衝擊。採取穩健的防禦性投資策略,適度調整投資組合,增加對無風險資產的配置,將是你在動盪市場中把握機會、規避風險的智慧之道。
請注意:本文僅為市場資訊分析與知識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請務必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並諮詢專業意見。
常見問題(FAQ)
Q:日圓近期持續貶值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日圓貶值主要受日本央行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日本持續的貿易逆差以及美日之間擴大的利差影響。這些因素導致資金從日本流出,減少了對日圓的需求。
Q:如果美國前總統川普再次當選,他的貿易政策可能對全球市場和科技股產生什麼影響?
A:川普若再次當選,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導致高額關稅,進而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推高商品成本。這可能導致資本從美國股市,特別是依賴全球供應鏈的科技巨頭流出,轉向歐洲市場或防禦性板塊。
Q:在當前動盪的市場環境下,投資人應採取哪些應對策略?
A:投資人應採取防禦性策略,包括耐心等待市場底部信號、避免盲目抄底、增加無風險資產配置,並考慮分散投資於不同資產類別。此外,密切關注各國央行政策和地緣政治風險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