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幣圈老韭菜真心話:交易所排名?別傻了,選錯交易所比套牢還慘!
哈囉各位幣圈的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人稱幣圈藝術家的那個老韭菜啦!
欸,別看我現在好像在這邊嘴砲,當年我也是個韭菜小白,傻傻分不清交易所跟菜市場的差別,就一股腦兒栽進幣圈這個大染缸。
算算時間,我也在幣圈滾了十年有了吧,牛熊輪迴跑了好幾趟,從All in比特幣到被空氣幣割韭菜,該踩的坑、該繳的學費,我可是一樣都沒少。
還記得剛入圈那時候,看到幣價一天漲個20%、30%就High到不行,以為財富自由密碼就在眼前,每天盯盤盯到眼睛脫窗,深怕錯過任何一根起飛的K棒。
結果咧?還不是被市場教訓得鼻青臉腫,追高殺低樣樣來,戶頭裡的錢像溜滑梯一樣咻咻咻往下掉,那時候真的懷疑人生,差點沒把電腦螢幕給砸了。
不過,韭菜也是會長大的啦!經過幾年的血淚洗禮,我總算學乖了,開始研究鏈上數據、分析資金流向,慢慢抓到一點市場的節奏。
說真的,幣圈這行飯不好吃,誘惑太多、陷阱也多,一不小心就會被吃乾抹淨。像2022年那個FTX交易所崩盤,簡直是幣圈史詩級災難,多少人的血汗錢一夕歸零,想到就覺得毛骨悚然。
還好我老韭菜也不是浪得虛名,早在FTX出事前一週,就嗅到不對勁的味道,資金異動、市場情緒都怪怪的,二話不說直接把錢全數出金,成功避開這場幣圈浩劫,朋友們都說我是「鏈上第六感」,我自己都覺得有點玄。
現在的我,早就過了追逐暴富神話的年紀,穩健布局、長期持有才是王道。每天看看鏈上數據、研究智能合約、關注交易所的流動性,Degen市場的心理學我也略懂略懂,畢竟我也是從Degen仔一路爬上來的嘛!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這個話題。我知道很多新手小白在剛踏入幣圈的時候,一定會Google「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虛擬貨幣交易所推薦」之類的關鍵字,想要找到一個安全又好用的交易所來開始他們的幣圈冒險。
但老實說,交易所排名這東西,看看就好,千萬別太認真,更別把它當成選交易所的唯一標準。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讓我這個幣圈老藝術家來好好跟大家分析分析。
交易所排名迷思:誰說排名高的就一定適合你?
首先,我們要先搞清楚,交易所排名是怎麼來的?
市面上有很多交易所評比機構,像是CoinMarketCap、CoinGecko、Nomics等等,他們會根據各種指標來給交易所打分數、排rank,這些指標通常包括:
- 交易量:交易所的交易量越大,通常排名會越高。這很直觀,交易量大代表流動性好,買賣掛單容易成交,滑價也比較低。
- 網站流量:網站流量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流量越高代表交易所的使用者越多,社群活躍度也越高。
- 幣種數量:上架的幣種越多,通常會被認為選擇更多元,排名也可能因此加分。
- 安全性:交易所的安全性當然也很重要,評比機構會考察交易所的安全措施、過去是否有被駭客攻擊的紀錄等等。
- 使用者體驗:介面是否好用、客服是否及時、交易功能是否完善,都會影響使用者體驗,進而影響排名。
- 法幣出入金管道:對於想要用法幣入金的用戶來說,交易所是否提供方便的法幣出入金管道就很重要。
- 社群聲譽:交易所的社群聲譽、用戶評價也會被納入考量。
看起來好像很全面對不對?但魔鬼就藏在細節裡。
這些評比機構的排名標準,往往帶有主觀性,而且各家機構的評分權重也不盡相同。就像米其林餐廳評鑑一樣,同一家餐廳,不同評審去吃,可能給出的星級評價也會不一樣。
更重要的是,排名高的交易所,不一定就適合你。
舉個例子,有些交易所可能交易量很大、幣種很多,排名很高,但它的介面設計卻很複雜,新手小白根本看不懂,操作起來卡卡的,客服回覆又慢吞吞,用起來就是一肚子火。
相反的,有些交易所可能排名沒那麼前面,但它的介面簡潔直觀,操作流暢,客服又親切又專業,而且針對新手小白有很多教學資源,用起來反而更舒服。
再說到安全性,排名高的交易所,就一定安全嗎?這可不一定。
幣圈歷史上,排名再高的交易所,都有可能出包,被駭客攻擊、監管出問題、甚至像FTX一樣直接倒閉的案例,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所以說,交易所排名只能當作參考,不能盡信。
記住,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選交易所就像選老婆(誤),要多方考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結論:交易所排名可以參考,但別當聖旨,適合自己的交易所才是王道。
選交易所的SOP:老韭菜教你避開地雷,安全下莊!
既然交易所排名不能盡信,那到底該怎麼選交易所呢?
身為一個在幣圈打滾多年的老韭菜,我來分享一下我的選交易所SOP,保證讓你避開地雷,安全下莊!
Step 1:安全性永遠擺第一
在幣圈,安全絕對是第一考量,沒有之一。交易所再好用、手續費再低,如果安全性有疑慮,一切都是空談。
畢竟,你的錢放在交易所裡,就像把雞蛋放在籃子裡,籃子如果破了,雞蛋就全摔光了。
要怎麼判斷交易所的安全性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觀察:
- 監管合規:交易所是否有受到相關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例如美國的FinCEN、歐洲的FCA、台灣的金管會等等。受到監管的交易所,通常在安全性和合規性方面會更有保障。
- 安全措施:交易所採取了哪些安全措施來保護用戶資產?例如冷錢包儲存、多重簽名、雙重驗證、SSL加密等等。安全措施越完善,交易所被駭客攻擊的風險就越低。
- 歷史紀錄:交易所過去是否有被駭客攻擊的紀錄?如果有,交易所是如何處理的?後續是否有加強安全措施?過去紀錄可以作為參考,但也要注意交易所是否從中吸取教訓,持續提升安全性。
- 透明度:交易所是否公開透明?例如是否公開儲備證明(Proof of Reserves)、定期接受安全審計等等。透明度高的交易所,通常更值得信任。
記住,不要貪圖一時方便,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分散風險,把資金分散放在幾個不同的交易所,才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結論:安全性是選交易所的第一要務,監管合規、安全措施、歷史紀錄、透明度都是重要的考量指標。
Step 2:手續費精打細算,省錢才是王道
手續費也是選交易所時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雖然每次交易的手續費看起來不多,但累積起來也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特別是對於頻繁交易的用戶來說,手續費的差異更是明顯。如果手續費太高,長期下來會侵蝕你的獲利。
交易所的手續費結構通常有兩種:
- Maker-Taker模式:這是最常見的手續費模式。Maker是指掛單者,Taker是指吃單者。Maker的手續費通常比Taker低,甚至有些交易所會給Maker負手續費,也就是掛單成交還能賺手續費。
- 固定費率模式:有些交易所採用固定費率模式,不論是Maker還是Taker,手續費都一樣。
除了手續費結構之外,還要留意以下幾點:
- 提幣手續費:從交易所提幣到錢包,通常需要支付提幣手續費。不同的幣種、不同的交易所,提幣手續費也會不一樣。
- 入金手續費:有些交易所入金需要收取手續費,有些則免費。
- VIP等級制度:很多交易所都有VIP等級制度,交易量越大、VIP等級越高,手續費就越低。如果你是交易量大的用戶,可以考慮選擇有VIP等級制度的交易所。
記住,手續費也是成本,能省則省。貨比三家不吃虧,多比較幾家交易所的手續費,才能找到最划算的選擇。
結論:手續費也是選交易所的重要考量,Maker-Taker模式和固定費率模式是常見的手續費結構,提幣手續費、入金手續費、VIP等級制度也需要留意。
Step 3:功能與幣種,滿足你的交易需求
不同的交易所,提供的功能和上架的幣種也會有所不同。在選交易所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的交易需求是什麼。
如果你只是想買賣比特幣、以太幣這些主流幣,那基本上大部分交易所都能滿足你的需求。
但如果你想要交易一些比較冷門的小幣種,或者想要使用槓桿交易、合約交易、DeFi挖礦等進階功能,那就要選擇提供這些功能和幣種的交易所。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交易所功能:
- 現貨交易:最基本的買賣幣功能。
- 槓桿交易:提供槓桿倍數,讓你可以用較小的資金放大交易量,但也同時放大風險。
- 合約交易:交易的是合約,而不是實際的幣,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適合有經驗的交易者。
- DeFi挖礦:參與DeFi項目,質押代幣賺取利息或獎勵。
- Staking:質押代幣,為區塊鏈網路提供驗證服務,賺取利息。
- Launchpad:參與新幣發行,有機會以較低的價格買到新幣。
- NFT市場:交易NFT(非同質化代幣)。
記住,功能越多不一定越好,重點是要符合你的交易需求。如果你是新手小白,建議先從現貨交易開始,等熟悉了之後再考慮進階功能。
結論:交易所的功能和幣種要符合你的交易需求,現貨交易、槓桿交易、合約交易、DeFi挖礦等都是常見的功能。
Step 4:使用者體驗,操作順暢心情好
使用者體驗也是選交易所時不可忽略的一環。一個介面設計糟糕、操作卡頓、客服又難找的交易所,用起來真的會讓人心情很差。
好的交易所,應該要具備以下特點:
- 介面簡潔直觀:介面設計要簡潔明瞭,功能按鈕要容易找到,新手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 操作流暢:交易下單、充提幣等操作要流暢,不要卡頓。
- 客服即時專業:遇到問題時,客服能夠即時回覆,並且提供專業的解答。
- 教學資源豐富: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例如新手指南、操作說明、常見問題解答等等,幫助用戶快速上手。
- App體驗佳:如果習慣用手機交易,交易所的App體驗也很重要,App介面要好用、功能要完整、操作要流暢。
記住,交易是一件需要專注的事情,好的使用者體驗可以讓你更專注於交易本身,而不是被糟糕的介面和操作搞得心煩意亂。
結論:使用者體驗也是選交易所的重要考量,介面簡潔直觀、操作流暢、客服即時專業、教學資源豐富、App體驗佳都是好的使用者體驗的指標。
Step 5:社群評價,聽聽鄉民怎麼說
最後,可以參考一下社群評價。PTT、Dcard、Facebook社團、Telegram群組等等,都是你可以參考的社群平台。
看看鄉民們都怎麼評價這家交易所,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客服處理態度如何,有沒有什麼負面新聞等等。
社群評價可以讓你更了解交易所的真實情況,但也要注意,網路上的評價有真有假,要懂得分辨。
記住,社群評價只能當作參考,不要盡信。最好的方式還是自己親身體驗,註冊幾個交易所,實際操作看看,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結論:社群評價可以作為選交易所的參考,但要理性看待,不要盡信,最好還是自己親身體驗。
台灣常見交易所:老韭菜不藏私推薦
在台灣,有哪些比較常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呢?身為老韭菜,我來不藏私推薦幾家我覺得還不錯的交易所,給大家參考參考:
本土交易所
- Max交易所:台灣本土老牌交易所,由MaiCoin集團創立,是台灣第一家完成法幣信託的交易所,安全性相對較高,提供台幣出入金管道,介面簡潔易用,適合新手入門。
- ACE交易所:也是台灣本土交易所,與多家銀行合作,提供多元的法幣出入金管道,幣種選擇也算豐富,App體驗不錯。
- BitoPro交易所:幣託集團旗下的交易所,在台灣也經營多年,提供台幣出入金,介面設計比較活潑,活動也蠻多的。
國際交易所
- Binance (幣安):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幣種選擇非常豐富,功能齊全,手續費相對較低,但監管風險較高,中文客服品質不穩定。(最近幣安在台灣好像比較低調,大家要自己注意一下)
- Coinbase (幣安美國):美國最大的交易所,合規性高,安全性好,使用者體驗佳,但幣種選擇相對較少,手續費較高,不支援台灣用戶直接入金。
- Kraken (海妖):美國老牌交易所,安全性高,聲譽良好,提供多種法幣出入金管道,槓桿交易功能強大,但介面設計相對複雜,新手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 Bybit ( বাইবিট ): 新興交易所,合約交易功能強大,活動多,客服回覆速度快,介面設計也蠻現代化的,但歷史紀錄較短,安全性有待時間驗證。
- OKX (歐易):也是全球交易量前幾名的交易所,幣種選擇豐富,功能齊全,手續費低,但監管風險同樣較高。(OKX之前在中國好像有出過一些事情,大家也要自己評估一下風險)
再次強調,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經驗分享,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每個人需求不同,適合的交易所也會不一樣。建議大家多方比較,親自體驗,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所。
結論:台灣常見的交易所包括Max、ACE、BitoPro等本土交易所,以及Binance、Coinbase、Kraken、Bybit、OKX等國際交易所,各有優缺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最重要。
交易所排名之外:更重要的事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交易所排名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選對交易所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學會風險管理,提升自己的交易技能。
幣圈是一個高風險高報酬的市場,沒有穩賺不賠的神話,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下去。
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交易所上,自己的錢要自己守護。
把幣放在交易所裡,就像把錢放在銀行裡一樣,雖然方便,但也存在風險。
如果只是長期持有,不頻繁交易,建議還是把幣提到自己的錢包裡,掌握自己的私鑰,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記住,幣圈投資,風險永遠與機會並存。保持謙虛謹慎,不斷學習成長,才能在這個市場中走得更長更遠。
結論:交易所排名不是最重要的,建立正確的投資觀念、學會風險管理、提升交易技能才是更重要的事。自己的錢要自己守護,長期持有建議提到自己的錢包。
給幣圈新手的真心話
最後,我想對剛踏入幣圈的新手朋友們說幾句話:
幣圈很刺激,也很誘人,但同時也充滿了風險和陷阱。
不要被暴富神話沖昏頭,不要All in,不要借錢投資,不要聽信內線消息,不要追高殺低。
做好功課,理性分析,謹慎投資,分散風險,長期持有。
幣圈的路很長,不要急於一時,慢慢學習,穩紮穩打,總有一天你會在這個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共勉之,各位幣圈的未來藝術家們!
結論:幣圈新手要謹慎投資,做好功課,理性分析,分散風險,長期持有,慢慢學習,穩紮穩打。
幣圈老韭菜的FAQ時間
我知道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可能還有一些疑問,沒關係,老韭菜都幫你們準備好了,以下是一些關於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的常見問題FAQ,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
Q1: 加密貨幣交易所排名真的可信嗎?
A1: 交易所排名可以參考,但不要盡信。排名標準帶有主觀性,而且排名高的交易所不一定適合你。要綜合考量安全性、手續費、功能、使用者體驗等因素,才能選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所。
-
Q2: 選交易所安全性最重要,那要怎麼判斷交易所是否安全?
A2: 可以從監管合規、安全措施、歷史紀錄、透明度等方面來判斷。選擇受到監管、安全措施完善、沒有被駭客攻擊紀錄、公開透明的交易所,相對來說會比較安全。
-
Q3: 交易所手續費怎麼算?哪種手續費模式比較划算?
A3: 交易所手續費通常有Maker-Taker模式和固定費率模式。Maker-Taker模式中,Maker手續費通常比Taker低,甚至有負手續費。如果你是掛單交易為主,Maker-Taker模式可能會比較划算。但如果你是頻繁交易,固定費率模式可能更簡單明瞭。
-
Q4: 除了排名之外,選交易所還有什麼要注意的?
A4: 除了排名之外,還要考量交易所的功能和幣種是否滿足你的交易需求、使用者體驗是否良好、社群評價如何等等。最重要的是要多方比較,親自體驗,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交易所。
-
Q5: 長期持有的幣,放在交易所安全嗎?
A5: 長期持有的幣,放在交易所存在風險。交易所可能會被駭客攻擊、監管出問題、甚至倒閉。如果只是長期持有,不頻繁交易,建議還是把幣提到自己的錢包裡,掌握自己的私鑰,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